竹节纱的多形态开发,花式竹节纱,图示展现形象好理解【齐荣煊】
竹节纱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下,除了大量应用的单一的普通竹节纱,还有很多的新样式竹节纱的涌现,在竹节纱的新形态的上的变化分类,可分为:普通竹节纱、波浪竹节纱、正负竹节纱、AB竹节纱等。
1.1普通竹节纱
竹节纱就是一根纱线上有粗细变化,这种变化分为有规律和无规律,普通竹节纱三要素是节长、节距、节粗,节距就是基纱部分,如图1所示,A1 A2 A3……表示竹节长度;B1 B2B3……表示节距长度;D1 D2 D3……表示竹节粗度。竹节纱的的排布形式分为有规律和无规律。
普通竹节纱
1.2波浪竹节纱
波浪竹节是简称波浪纱,其形态呈波浪状。波浪纱中,连在一起的小竹节为波,N各小竹节(波)组成一组竹节为浪,也就是指在普通单纱的长度方向上出现不同的基纱粗度的粗节,这些叠出的粗节是由小竹节(波)形成的浪组成,看上去像水面的波浪一样。我们把这种结构形状纺制出的纱线,叫波浪纱,如图所示。
波浪纱是基于普通竹节纱的纱线结构,演变出的具有更加丰富结构形态的新型花式纱,有波长、浪长、波底、波峰、波谷五大要素组成,每一组小波的数量、线密度、长度可以任意变化,可随机纺织有规律、无规律的纱线。
波浪竹节纱
波浪纱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态:一组组竹节之间用基纱相连(节距);一组组竹节之间无节距;一组组竹节之间可有节距,也可以没有间距。
1.2. 1间歇波浪纱
一根纱线上粗细变化有节距(基纱、波底)相连,由N个不同或相同小竹节(波)组成一组组竹节(浪),通常一组竹节(浪)不超过100m,如图所示,其中a1、a2、a3……表示小竹节(波)长度;A1、A2、A3……表示衣卒尔竹节(浪)的长度;B1、B2、B3……表示节距(基纱、波底)长度;D1、 D2 、D3……表示波峰处的线密度。
间歇波浪纱
1. 2. 2 持续波浪纱
一根纱线上粗细变化无节距(基纱、波底)相连,整根纱线上有N个不同或相同的小竹节(波)组成,如图所示,其中a1、a2、a3……表示小竹节(波)长度;组竹节(浪)的长度即整根纱线长度;没有节距(基纱、波底);D1、D2、D3……表示波峰处的线密度。
持续波浪纱
1. 2. 3 自由波浪纱
一根纱线上粗细变化有节距或无节距(基纱、波底)相连,有N个不同或相同的小竹节(波)组成,如图所示,其中a1、a2……表示小竹节(波)长度;A1、A2……表示一组竹节(浪)的长度(超过100m的浪,即无节距相连);B1……表示节距(基纱、波底)长度;D1、D2……表示波峰处的线密度。
自由波浪纱
1. 3 正负竹节纱
所谓正竹节就是竹节粗度比基纱粗,负竹节就是竹节粗度比基纱细,一根纱线上既有正竹节又有负竹节,我们称它为正负竹节纱,如图所示,A1 A2 A3、A4……表示竹节长度;B1 B2 B3……表示节距长度;D1 D2 D3、D4……表示竹节粗度,D2的粗度比基纱细,是负竹节。竹节纱的排布形式分为有规律和无规律。
正负竹节纱
2竹节纱在复合变化后的分类
竹节纱加上其他工艺,又可以延伸出更多品种,如节上节竹节纱、节中节竹节纱、渐变AB竹节纱等。
2.1 节上节竹节纱
就是一根纱线上,竹节叠加竹节,我们称之为节上节,比如一种AB竹节纱,A、B分别产生竹节,A纱上产生的竹节与B纱上产生的竹节,像两个声部那样叠加在一起,我们把它叫做节上节竹节纱,如图所示。
节上节竹节纱
2.2 节中节竹节纱
就是一根纱线上,竹节与竹节之间,出现另外一种竹节,我们称之为节中节,比如一种AB竹节纱,AB合股同时产生竹节,但在这些竹节间,A纱会单独产生竹节,我们把它叫做节中节竹节纱,如图所示。
2.3 渐变AB竹节纱
渐变AB竹节纱是AB竹节纱的一种成分比例变化形式,A、B纱比例根据纱线设计需要而确定,是通过智能花式纱设备分别控制细纱机中、后罗拉而实现的。竹节间的AB比例按照要求逐渐变化,竹节中A的比例与B的比例在下一个竹节时可变或不变,如节距处的A、B纱比例不断变化,AB/70:30→AB/65:35→AB/60:40→AB/50:50→AB/80:20→……竹节粗度1.8倍,节长、节距任意变化的这种纱线,我们把它叫做渐变AB竹节纱,如图所示。
文章出处:无锡恒久电器
最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色纺纱厂家如何进行生产优化才利于面料品质?【齐荣煊】
- 棉羊毛混纺纱特性对面料有什么好处?【齐荣煊】
- 涤棉混纺纱16支使用的优点体现在哪里?【齐荣煊】
- 棉锦纶混纺纱线工厂该如何生产产品?【齐荣煊】
- 色纺纱厂家该如何进行产品的生产?【齐荣煊】
- 针织色纺纱直销好处有哪些?【齐荣煊】
- 棉麻混纺纱线组成部分有什么材料?优势是什么?【齐荣煊】
- 棉混纺纱的制作材料都有什么?有哪些长处?【齐荣煊】
- 浙江绍兴针织色纺纱厂生产的色纺纱好不好?【齐荣煊】
- 色纺纱线和普通的纤维纱线相比有哪些不同?【齐荣煊】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